同比暴降242.1%!光伏黑马年报巨亏21亿的背后
4月29日,光伏行业“黑马”双良节能(600481)发布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38亿元,同比下降43.68%;归母净利润亏损21.34亿元,同比暴降242.10%,扣非净利润亏损22.24亿元,同比暴降265.62%;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年度亏损。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9亿元,同比下滑51.06%,归母净利润亏损1.61亿元,同比收窄45.27%,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65亿元,同比收窄57.89%;出现见底复苏的迹象。
对于亏损的原因,双良节能解释称,光伏行业价格战导致硅片业务毛利率暴跌,叠加存货减值损失高企。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硅片价格较2023年高点跌幅超40%,公司仅存货减值损失就达6.75亿元,全年减值规模进一步扩大。
节能龙头转型成“光伏黑马”
资料显示,双良节能成立于1995年,早期以溴化锂制冷设备闻名,于2003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8年起,公司切入光伏上游设备领域,凭借多晶硅还原炉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其产品市占率超过65%。
2021年,双良开启“豪赌式”转型,斥资超300亿元在包头建设单晶硅片、组件产能,目标直指128GW单晶硅产能,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成为光伏行业的一匹“黑马”。
此外,公司于2022年跨入光伏组件赛道,规划20GW高效光伏组件产能。2023年6月,公司在无锡启动了25GW大尺寸光伏硅片项目。
随着公司产能的持续增长,双良节能在光伏领域的产能规模已跻身行业前列。
在客户方面,双良节能单晶硅产品广受客户认可,已与通威、天合光能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签署销售合作长单协议,仅在2023年公司的在手订单量超过1000亿元。
产能过剩与资金链紧绷的双重夹击
然而,在激进扩张的背后,双良节能的负债率从2023年底的76.45%,飙升到2025年一季末的83.23%,总负债达229.0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双良节能的困境凸显了光伏行业内结构性问题的严峻性。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片总产能超过1000GW,但光伏新增装机量仅530GW。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P型182mm硅片价格跌破1.2元/片,与2023年的高点相比缩水超过80%。尽管行业龙头如隆基、TCL中环同样遭受亏损,但凭借垂直一体化布局和更低融资成本得以维持运营。
相比之下,双良节能则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其毛利率较行业龙头低5至10个百分点,抗风险能力薄弱。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去年曾试图通过布局氢能装备,计划年产700套电解槽,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然而,由于氢能产业化进程尚需时间推进,截至2024年,相关业务对公司营收的贡献尚不足5%。
光伏寒冬之下,企业如何破局?
尽管2024年末硅片价格因龙头提价出现阶段性反弹,但行业产能出清远未结束。
对于双良节能而言,其能否顺利度过难关,迎来2025年行业复苏,取决于三大关键:融资能力、成本控制和战略定力。
具体来看,在融资能力上,公司近三年累计募资超86亿元,但A股再融资收紧背景下,后续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在成本控制上,N型硅片占比提升至70%,单位亏损环比收窄,但较行业最优水平仍有差距;在战略定力方面,公司过往跨界医疗、环保等业务均告失败,需证明能聚焦光伏主业。
随着落后产能出清、技术路线收敛,行业门槛持续抬高,具备成本优势与产业链协同能力的企业或将率先迎来春天。
对于双良节能而言,2025年或是其穿越周期、验证“光伏+氢能”双核战略的关键之年。(光能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