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Schmid集团: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才是赢利之道

  着重技术创新 保行业领先地位

  目前,Schmid公司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及交钥匙生产线等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跃然纸上。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垂直一体化模式的弊端也十分突出,这也让业内人士对于Schmid公司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光伏市场中如何保持自身优势产生关注。对此,Dr.Christian Buchner自信坦言能够保持自身优势,在他看来,拥有成本不仅仅由整个价值链决定,也由构成整个生产线的各个系统决定,而Schmid的各套系统均具有很高的行业竞争力,Schmid不仅有硅设备业务,还有保证质量的交钥匙生产线,“对于PV制造业刚刚起步的新兴市场,我们的交钥匙组件能够为客户带来可靠的竞争优势,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极低的价格实现很高的生产效率。”

  细看近年,Schmid集团在致力于以客户为导向的"高效率、低成本"技术,为降低电池生产成本而开发出新型高效的多主栅组件。谈及这种创新性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前景等,Dr.Christian Buchner略显激动的告诉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编辑:“多主栅这一设计拥有数项优势。如果电池效率更高,产生的电流就更高,因此需要改进电气特性,特别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以降低电池和组件之间的耗损。我们的多主栅连接器就是为此而开发的。”事实上,与标准的3个主栅相比,多主栅的连接器具有15个主栅,可以大大降低电池至组件间的耗损。而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将太阳能电池上的银用量减少到35毫克,相比于今天的制造技术(前面约120毫克,后面130毫克),这极大地节约了成本。Dr.Christian Buchner解说之余还不忘赞其“色相”:“与标准的太阳能电池相比,这一产品的光学外观非常漂亮。”如此细致有条理,果真是有备而来!

  危机中求发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企业要想顺境而生逆境而上总也离不开两点:自身过得硬的实力与有利的行业环境。想想而今的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欧美"双反"致使国内光伏产业贸易受阻,致使中国本已低迷的光伏产业遭遇更冷。针对这一令光伏企业叫苦连连的现状,Dr.Christian Buchner显得颇为理性:“我认为征收反倾销税并不是正确的方向,但不管如何我们现在处于这一不利处境下。”他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应考虑如何进入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开展可盈利的业务,即通过投资新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但在低迷形势下,人们容易陷入从众投资、生搬硬套的局面,结果只有赔钱的份儿。“我建议降低成本,转向投资新技术,唯有这样才能重新盈利。”Dr.Christian Buchner说道。

  在光伏产业一片凄凉之态下,扛得住的或寻求转型或另僻市场,扛不住的破产倒闭倒也寻个解脱。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光伏行业何不趁这种特殊时期反省一下自身?本固枝荣,国家出台利好政策扶持固然可喜,若光伏企业能在大力培育和开拓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同时,光伏产业延伸产业链,避免在光伏组件这一棵树上吊死,倒也是光伏企业解困的一种思路。

  Dr.Christian Buchner坦言,与全球光伏业境况一样,Schmid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处境较为良好。他告诉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编辑,过去数年Schmid在新技术上投入了很大资金和精力,因此公司当前已经能够为首批中国客户提供新的系统,帮助他们提高新电池理念的效率并节约成本;且从去年情况来看,这些新系统已为他们的客户带来了非常好的效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