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一纸文书变了天:毫无征兆or早有信号?
5月31日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表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
这个消息让很多正准备入睡的光伏人虎躯一震。
光伏补贴的稳步下调是行业基本趋势,也是大家能够接受的事实。然而,“立即生效”四个大字却像一个天大的巴掌,扇的很多光伏人七荤八素,尤其对于那些项目已经审批、建设完成,正在走并网手续,准备为近期的工作画个圆满的句号的经销商来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对于安装光伏的用户来说,有一种煮熟的鸭子飞了的即视感。经销商和用户之间将如何就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进行协商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预见,“突然之间”下调的电价只是一个起点,这意味着630这个约定俗成的期限不再有效,未来,电价可能随时下调,而下调幅度也有可能超过人们的预期,甚至直接拿掉补贴。
一纸文书变了天——毫无征兆or早有信号?
电价下调文件发布后,关于补贴政策的争论声越来越大,很多人甚至声称自己“被骗了”。然而仔细回想一下,这件事真的是毫无征兆吗?
一直提倡电改,倡导建立分布式发电市场交易化试点的清华大学教授继江在《放弃一切幻想,全力冲击无补贴自由交易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文中称“我对此新政,却并不意外”。在光伏行业如日中天的当下,似乎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国家最初制定补贴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完全不懂行的人也看到了这个行业巨大的利润空间,迅速插手进来,想要在不断做大的光伏市场上分一杯羹。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阿猫阿狗,都狠狠的赚了一笔。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热传的、被无数光伏人调侃过的一张阴影下的电站似乎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诚然,市场经济下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行业,不管谁来都能轻松赚到钱,并且长期赚下去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提倡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补贴政策就像药引子,起到了“向导”到作用,让更多人和企业了解并加入到这个行业,而后通过下调补贴电价的方式倒逼技术进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回归电的商品属性。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光伏装机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潜能之大似乎超过了最初的预计。
几年前说起光伏,除了专业人士外大多数人都一脸茫然。近几年,随着户用光伏的普及,就连农村的老百姓都知道什么是光伏电站。虽然他们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但几乎人人都知道电站发电能卖钱,没有什么比“能赚钱”更具说服力。这也是户用光伏“火起来”的重要原因。装机量的迅速增长让人们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似乎这个行业的能量就像太阳能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有那么乐观吗?从量到质的飞跃需要一个过程,组件成本的不断下调确实是行业进步的体现,但是,距离真正实现行业的市场化却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几乎所有的商业和户用客户选择安装电站的原因还是补贴。从限制指标到下调补贴,其实光伏行业的“缩水”早有信号,只是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尝到甜头的人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罢了。
东北分布式光伏产业出身未捷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个论调几乎准确的概括了人们对东北经济的看法。尽管很多在东北创业的年轻人对这个说法很是愤慨,但实际上在东北这个人情社会,想做出一番事业确实格外艰难。尤其是对于光伏这个新兴行业来说,起步难上加难。
在河北,山东等省份已经开通绿色通道专门支持走相关手续的同时,大多数东北的光伏人还在卯足劲想办法怎么去“打通关系”,把建设完成许久的项目并上网,甚至连农电里最基层的电工都能够随便找个理由把应该办的手续一拖再拖,俨然一副“你来求我”的架势。在全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东北光伏业似乎前进得格外艰辛。
如今,文件一出,所有人傻了眼,行业困境升了级,与当下相比,之前的阻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如果将光伏业比喻为展翅的雄鹰,东北的光伏业别说羽翼未丰,根本就是毛还没长全就被从窝里打了下来。组件甩货,光伏企业裁员的消息开始扩散,昨天还积极乐观的光伏人,今天就开始思考如何抽身退步。
据悉,东北某小县城做光伏的企业就有四十几家,但真正走上正规化道路的可以说一家没有,这些企业看起来更像市场经济初期眼尖手快的“二道贩子”,不用懂,知道怎么做赚钱就行。政策一变,除了惊讶之外几乎是束手无策,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撤退,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会有时间、有精力去思考,也没有兴趣去研究,最多是在相关新闻和公众号有关下调电价的文章底下骂几句娘,痛斥一下政府有多么不讲理。
最惨的莫过于刚进入行业不久,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新人以及交了钱、正在建设或者已经建设但没有并上网的用户,他们在忐忑中抱有一丝希望:总会有人给我一个解释。后续会不会出新的文件,文件中会包含哪些新的政策,也是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火热的光伏市场会迅速冷却下来。究竟能冷到什么程度,日后再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热”起来,则是一个未知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政策也许会为那些依旧对这个行业不死心的光伏人一些指引。现在,光伏企业之间比的不是谁的盈利能力更强,而是谁能够生存下去。
“断奶”的光伏业面临重生,回归电的商品属性任重道远
尽管电费补贴政策下调是为了“着力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优化发展规模,提高运行质量,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但是临时发布、立即生效的政策仍旧让人们难以接受。虽然关于户用光伏的补贴调整方式没有明确说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行业断奶在即,能不能自己找吃的,就各凭本事了。显然,大多数人是不具备这个本事的。
光伏人提出疑问:就算是优胜劣汰,也需要一个过程吧?如此一网打尽,光伏产业真的就能向着期待的方向发展——迅速适应断奶状态,通过革新技术和发展模式推进光伏业的有序发展吗?如果户用不被纳入指标范围,且在短时间内不继续调整电价,那么户用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分布式乃至整个光伏产业的核心。如果户用被纳入指标范围,或者是依照传言补贴持续下调甚至于本月底彻底拿掉补贴,那么光伏行业真的要进入寒冬了。
无论是光伏发电还是风力发电,目的都是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对火电的依赖,并真正将电作为商品进行管理买卖,摆脱由电力垄断所带来的弊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对这个产业寄予厚望,甚至将其视为电改的重要武器。“断奶”似乎是一种试探——没了补贴的光伏,究竟是什么样子,它能否担得起推进电改的重任。
虽然前天发出的通知中有含混的地方,但是行业的变动已经成为必然,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离开这个产业,剩下的人则面临重生——一方面要平和的面对政策的步步紧逼,另一方面还要有能力处理阻碍电改的“一票人”所设置的种种困难。总而言之,回归电的商品属性任重道远。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政策,目的都是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没了补贴的光伏业,自然有没了补贴的发展方式,政策出台者当然不会允许这个在国际上已经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行业退回到原点。行业如果没有造血功能,一味依靠输血,也只是表面上的生龙活虎,距离真正的健康还有很远。脱离补贴的分布式发电市场交易是重要的趋势,而储能技术和设备,有可能成新的焦点。
此次光伏行业大洗牌,必将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选择离开。能够留下来的,都是既懂政策、还懂技术、目标又很明确的精英。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电力运营直播】主动预测维护如何提高电力运营稳定性?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报名参会】2024碳中和创新论坛
推荐专题
-
10 2024胡润百富榜出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