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光伏频频“事故”,中国市场恐受影响
最近,资本市场上传来这样一则消息:全球排名第七的光伏逆变器厂商SolarEdge三季度业绩遇损。
SolarEdge发布公告称,由于欧洲渠道中高预期的库存叠加低预期的安装率,导致三季度后半程欧洲经销商出现未预料的大量取消订单,因此公司下调Q3业绩预期,预期23Q3营收7.2-7.3亿美元(此前预期8.8-9.2亿美元)。
知名逆变器厂商SolarEdge业绩遇到寒冬,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欧洲一系列光伏厂商的遭遇——
欧洲太阳能行业主要供应商晶圆制造商挪威水晶(Norwegian Crystals)和挪威制造商 Norsun均已申请破产,还有一些欧洲光伏企业选择去美国等有高额补贴的市场发展。
而在今年9月11日,英媒《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欧盟光伏产业已经面临破产的结局。欧洲光伏行业危在旦夕,在外媒报道中,中国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01
价格战
在SolarEdge公布的业绩下调原因中明确指出:受库存积压及欧洲经销商意外取消订单的影响,公司下调三季度业绩指引。
经销商取消订单是欧洲光伏市场当前的常态,因为欧洲相关光伏太阳板库存已严重积压。
在商业情报公司Rystad Energy7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制造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堆积在欧洲的仓库中,存储容量约为40千兆瓦的直流(GWdc),与2022年整个欧洲大陆的装机量相同。
▲欧洲的光伏板在2022年以来囤积数量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图显示,欧洲太阳能光伏板的数量在2022年和2023年之间开始飙升。
高库存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影响。今年以来,全球对欧洲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大幅放缓、整体约6.3GWh,其中比利时和西班牙同比下降60%,意大利同比下降40%。
而具体原因可以聚焦到价格战。借着今年以来硅料价格的下跌,以及一体化布局,中国厂商“卷”起来毫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组件价格即使下降,光伏巨头还是有盈利空间,相应的,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也大大提升。据德国《商报》报道,中国企业在欧洲提供太阳能组件的生产成本比在中国低50%。一年之内,价格下降了35%,现已降至每瓦15欧分。
▲据德国光伏交易平台pvXchange统计,平均而言,所有类别光伏组件的价格已经下跌约10%。
欧洲厂商不得不跟随中国脚步,年初以来,欧洲光伏组件价格已经下降了不止1/4。就在上个月,欧洲组件价格又环比下跌9.1%-14.3%。有分析称,如果价格继续保持在0.15欧元/W和0.17欧元/W之间,就会出现欧洲光伏组件制造商的破产浪潮。
当然,欧洲库存积压也并不全是低价的原因,俄乌冲突以来,欧洲陷入了极大的能源恐慌之中。去年,欧洲开始大手笔储存能源,除了那些堆积在港口无法消纳的LNG船只,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也是一大亮点。
欧洲出台了很多扶持光伏的政策,包括《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也推动了一些制裁中国光伏的政策譬如“关税战”,旨在推动本土光伏制造业的发展。
大力推动却劳而无功,在库存领域,欧洲光伏负荷已超过可以消纳的能力。据美国石英财经网报道,欧洲囤积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总价值约70亿欧元,远超欧洲正常需求。而且预计今年年底,欧盟将囤积100吉瓦的光伏组件。
想发展自家光伏没着落,想挤兑别家也没成功,欧洲光伏陷入了发展困境。目前,还未破产的企业都在寻求外援,比如,去补贴高的地方缓解财政危机。
欧洲太阳能企业在给欧盟的信中明确表达,欧洲现在不再有强大的太阳能产业,很多企业面临搬离或破产的威胁。不致于破产还想接着做生意就只能转移到美国等其他国家,那里的太阳能产业可以得到高额补贴支持。
欧洲似乎无立足之境,因为在他们的“迁徙”方向中,同样避免不了和中国企业碰面。
02
危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中国厂商在价格方面用尽全力,反作用力同样会波及自身。
欧洲市场的波动性和高库存成为了中国光伏市场的隐忧。目前欧洲是中国光伏组件的主要出货地之一。2023年8月,中国组件出口17.3GW,其中有8.2GW都是运向欧洲。
四季度,乃至于明年,中国的组件出货量并不乐观。欧洲的光伏板消耗需要一定时间。据InfoLink预测展望明年,从上半年欧洲各国公布装机数字看来,实际装机速度仍需进一步成长才能有效消化今年以来累积的库存;而澳大利亚、日本等光伏具有一定成熟度的国家,增长已经放缓。多数海外市场在下半年都释出需求逐渐转弱的信号。
除了组件,同样的问题在逆变器赛道上也有体现。数据显示,9月中国逆变器出口额降幅环比缩窄。数据显示,9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6.47亿美元,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6%,出口数据尚未有明显改善。预计欧洲库存消化或仍需要一定时间,实际装机速度仍需进一步增长以有效消化现有库存,今年四季度光伏海外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在大多数组件和逆变器厂商的报告中,“全球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是主要风险,未来欧洲这个主要光伏出口地排名会有所下降,相关企业的业绩或受影响。
既有阻碍,便寻出路。被欧洲光伏厂商看好的美国同样也是中国光伏厂商的重要进攻之地。在欧洲库存堆积,预计进口数量会大幅下降的同时,中国光伏厂商正在积极赴美建厂。当前,除TCL中环参股子公司Maxeon外,已有天合、赛拉弗、晶科、晶澳、昊能光电、隆基、阿特斯等七家中国企业宣布赴美建厂,涉及组件产能约19.7GW。
中国光伏厂商赴美建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一,美国削减通胀法案(IRA)规定,若开发商想获得全部IRA税收抵免,光伏电站项目中至少 45%的组成(包括组件、跟踪支架和逆变器)必须在美制造。其二,2024年6月,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进口关税豁免政策到期,在不延期的大环境下,加上美国高昂的光伏补贴,赴美建厂是较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欧洲光伏厂商除非破而后立,找到适合本土光伏企业生长的土壤,创建属于本土的核心技术,否则,“迁徙”也只是将痛苦延期,该来的迟早会来。
此前德国光伏公司CEO迪特尔·纽豪斯也看出了其中的利弊,认为欧洲过去数十年技术竞争中早已落后于时代,这才是他们无法和中国、美国甚至是印度等一流光伏企业比较的根本因素。
浅谈:中国光伏价格战有利有弊,着眼当下,价格战会影响业绩,甚至让一些厂商就此出局;长远来看,价格越低,才越有可能替代传统能源,在新的能源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原文标题 : 海外光伏频频“事故”,中国市场恐受影响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技术指南立即下载>> 电动汽车功率半导体技术趋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10 光伏的逆风与狂想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