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亿千瓦风光装机背后的央企版图:从发电到电网,新能源上市央企布局一览
作者 | 柯阳明
编辑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01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2.8%,提前六年就完成了当初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
此外,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越火电的14.51亿千瓦。风电装机以及光伏装机分别为5.36亿千瓦、9.46亿千瓦。2025年一季度,风光发电量为536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升至22.5%。
14.5亿千瓦什么概念?
相当于60多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是2012年可再生能源3.13亿千瓦装机的4.6倍多。与此同时,全国太阳能并网发电占总装机比重进一步上升至24.8%,超过风电及水电装机规模,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
国际能源署也发布报告称: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最大增长发生在中国。
历经二十余年,我国新能源发电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在这个背景下,央企作为为能源体系的中坚力量,已率先完成新能源领域的全链条布局。因此本文根据有关券商研究报告,统计了新能源产业的上游、中游、下游的部分央企上市公司,展示央企在新能源领域上的布局。其中业务构成部分的数据以2023年年底数据为基准。
首先是上游新能源发电环节,发电是新能源产业链的起点。从光伏到风电,从核能到水电,央企作为能源电力的主力军,在发电环节有许多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
在核力发电领域,中国广核以及中国核电作为我国两大核电龙头,在核力发电上占据重要位置。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广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16台在建核电机组,在运在建核电装机量规模世界第一,在运核电机组容量高达31798兆瓦,同比去年增加了1230兆瓦。
2024年中国广核营业收入为868.04亿元,同比增长5.16%;净利润为108.13亿元,同比增长0.83%。
中国核电2024年业绩有所下滑,净利润为87.77亿元,同比下降17.38%;营业收入为772.72亿元,同比增长3.09%。从单季度看,中国核电的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下降112.05%,也就是说中国核电2024年下降主要是因为第四季度,而第四季度中国核电所得税费用大幅增加68.34%,故导致利润大幅降低。
此外,核电领域最近还有一家企业也在进军,国家电投旗下的电产投融正在整合核电资产。2024年9月底,电产投融发布公告称要进行资产重组,置出100%的金融业务,置入国家电投的核电资产,未来预计将成为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之外的第三家核电上市公司。
在其他如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也有很多央企旗下的上市子公司在布局,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节能、国家电投、中国大唐最多。
其中,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传统火电企业,正加速“脱碳转型”,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沙戈荒光伏等资源丰富地带。龙源电力则作为央企的风电龙头,正在推进粤东、江苏等地超GW级风电基地,并参与绿电交易平台建设。
2024年10月22日,龙源电力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拟16.86亿元收购国家能源集团直接持有或间接持有的山东、江西、甘肃、广西等区域共计8家新能源公司股权。
另外,中国节能旗下的太阳能是一家光伏上市公司,其业务范围主要在下游发电端以及中游组件端,据太阳能的财务数据来看,太阳能的光伏发电销售业务占比高达67.09%,组件业务占比也达到了32.7%。
2024年营业收入为60.39亿元,同比下滑36.7%;净利润为12.25亿元,同比下滑22.38%。虽然是下滑,太阳能2024年还能盈利12.25亿元,这在2024年的光伏行情当中是属于很少见的情况。
据最新一季度情况来看,太阳能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2.889亿元,同比下滑17.62%,下滑幅度相比之前有所缩窄。
02
在新能源重要中游,央企旗下公司主要是负责一些输变电装备以及新能源零部件装备、发电装备。从风电叶片到变压器、从断路器到换流阀,中游装备制造是保障新能源并网和高效传输的基础环节。在当前在“风光火储+大电网”模式下,输变电设备不仅保障电力稳定,还提升了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在2013年至2018年,我国为了解决电力建设不均衡问题,将建设重点从电源端转移到电网端,以特高压为代表的输电通道建设兴起,因此许多输配电领域的有着许多央企上市公司存在。
从产业环节来看,哈电集团以及东方电气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主要布局发电设备,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主要布局输变电设备。其中,中国电气装备旗下的中国西电、宝光股份、平高电气分别是相关产业的龙头,中国西电深耕高压开关设备,拓展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柔直装备领域的国家队。
哈尔滨电气以及东方电气则是我国能源装备的龙头。
据悉,哈尔滨电气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发电设备研究制造所,现如今哈尔滨电气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进行拓展。目前,哈尔滨电气的新型电力系统部分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煤电设备、水电设备、核电设备、气电设备、储能设备等。
值得一提的是,保变电气专注于特高压电力变压器制造,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高压工程核心设备供应商,此前保变电气是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子公司,现如今已划至中国电气集团。
在下游环节上,这些央企旗下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上面。未来智能化是新能源系统未来演进方向,调度自动化、终端感知、储能集成,将成为新能源下游环节的关键词。
当前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长,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能源消纳,其中虚拟电厂作为智能电网的一种,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展开。
据悉,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电南瑞早已布局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储能EMS等领域,是智能电网“操作系统”的提供者。公司的智能电网产品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新一代自主可控变电站监控、继电保护、直流输电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等。
2024年,国电南瑞净利润为76.1亿元,同比增长6.06%;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802亿元,同比增长14.14%,业绩表现很不错。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的许继电气则聚焦于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柔性输配等技术,深度参与地方电网数字化改造,是电网二次设备核心供应商。
在储能部分,南方电网旗下的南方科技自研电池系统以及储能EMS,建立了全国唯一家国家地方共建的新型储能创新中心。
宝光股份作为国内真空灭弧室龙头,近年来也积极布局氢能、储能和太阳能光热业务,利用电网调度与控制技术的优势,深入推进储能调频技术应用。去年宝光股份参与建设的火电储能联合调频项目正式投运。
中国能建作为电力EPC龙头,同时参与电站建设、光储一体化项目以及新型电力系统集成。近日,据中国能建公众号报道,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EPC总承包的储能项目已正式投运。
据悉,这个项目是山西省单机容量最大飞轮储能项目,也是当前中国能建首个“百兆级”飞轮储能项目。
原文标题 : 14.5亿千瓦风光装机背后的央企版图:从发电到电网,新能源上市央企布局一览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