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视界:光伏行业每日(7.10)晨报
反击无力
中国应对国外双反的失利也与对策不力有关。
谢潇拓就认为,至今数百家光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话语权,几个名义上的联盟也只是松散的存在,并未发挥实际作用,因此在面临外患时,步伐不一,导致应对乏力,难以震慑对手。
据记者了解,此前的5月,光伏上游的几家多晶硅一线大厂通过行业协会曾联名上书商务部,要求对美国和韩国的多晶硅倾销行为进行双反调查,但而后遭到国内下游多数大厂反对,导致该申请至今未能形成提案,仍在商议之中。
一位多晶硅企业高管表示,美国一方面以双反的名义打压中国下游组件商,另一方面却积极地用大量财政补贴促使本国的多晶硅企业低价倾销中国。美国是多晶硅生产大国,但留在国内使用的不足3%,2011年美国出口中国多晶硅达到了17476吨,一直保持着40%以上的年增长率,而在美国的倾销之下,中国80%的多晶硅企业陷入停产中。
“在光伏行业,话语权还是在下游企业,也因它们的反对,对韩美双反的调查一直未能在商务部立案。”上述人士说,他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下游的组件是出口创汇大户,而上游的多晶硅则是替代进口产品,因此下游的声音更能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
一位江苏光伏组件商则向记者表示,反对中国多晶硅企业对美国提起双反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多晶硅企业的打击对象,如美国以Hemlock为首的几家大型多晶硅企业本身和中国光伏企业结成“平价太阳能联盟”,中国光伏企业在应对美双反调查时,联盟企业曾在各种渠道通过游说来阻止,虽然最后成效微乎其微,但毕竟欠了人情。
另一方面是,国内的组件商也担心,把美国的多晶硅产品挡在国门之外,将可能引起国内原料供应短缺,导致价格攀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也担忧国内一线厂商哄抬价格,形成价格垄断,到时难免陷入另一个泥潭。
一位多晶硅企业销售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种担心纯属无稽之谈。他认为,中国已经在2011年成为多晶硅生产第一大国,江苏中能等四家企业名列全球前十强,2012年中国的多晶硅有效产能将接近15万吨,正常情况下可以释放近10万吨产量,短期内完全可以满足国内企业80%以上的原料供应,加上德国、日本等一部分供应,双反后并不影响下游原料供应。“而且这是个充分竞争的产业,根本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提价和价格垄断现象。”
“至今,下游企业的表现相当短视和软弱,这种行为显然也影响了欧盟的决策。”上述人士说,他表示,此前外资曾在多晶硅价格上实施垄断,在2008年价格一度高达350美元/公斤,而今跌到20多美元,皆因中国企业崛起,如让这些外资巨头用价格战挤垮中国企业,难免会重回原料受制于外资的时代。
光伏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说,若欧盟双反成功,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空前危机,中小企业倒闭是自然的,而国内一线企业实力不相上下,彼此之间也无法收购、重组,半数以上也都将陷入破产困境。
“目前最重要的是,上下游能团结起来,尽快对美国、欧盟双反达成一致意见,使得对美国的双反能尽快立案。”上述人士对记者说,他认为面对节节失利的国际贸易争端,只能选择以牙还牙。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7日立即投票>>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