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OFweek视界:光伏行业每日(9.11)晨报

  尽管欧盟内部存在纷争,但对华双反调查已成定局。

  记者认为,尽管超日太阳能通过组件的第三方购买获得了美国双反的“免死金牌”,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沿,预计将有其他光伏企业跟风上道。但必须要注意,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进行双反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打垮我国光伏产品低价优势,为本土企业留得盈利空间。由此来讲,受允的光伏组件第三方购买必然伴随着成本的增加,而“免死金牌”的门槛又个中暧昧,超日模式跟风发展还存在较大风险。

  ②评论:欧盟需要“解套”的勇气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深受欧盟反倾销折腾。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就无法给自己也给中欧贸易正常发展“解套”。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单起贸易争端,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所谓合法保护本来就站不住脚,某一行业的纠纷难免不让更多产业和消费者受损。联系到欧盟经济复苏的暗淡前景以及中国的巨大支持,有欧盟贸易专家发出这样的感慨:欧盟贸易政策带有一定程度的“地堡心态”,它惊人地独立,隔绝于欧元区危机之外。

  中国光伏产品热销欧盟市场,使欧盟本土企业感到强烈的竞争压力,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企业运用了不正当手段,而在于欧盟企业的竞争力不如中国企业。简单粗暴地用反倾销手段来解决问题,只会导致双输局面。欧盟相关企业不会因此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还会让欧盟消费者为清洁能源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直以来,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最是热衷于谈论新兴经济体的转型,似乎只要新兴经济体完成了转型,自己的日子就会好过。实际上,发达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一点也不比新兴经济体轻松,甚至更困难。对欧盟来说,不仅要在经济下滑之际协调好各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还需及时对不合时宜的法规进行修改,谨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深受欧盟反倾销折腾。由于欧盟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诉讼时处于极为不利的境遇。欧盟在反倾销调查中会选择替代国(第三国)的价格与中国国内价格比较。替代国(此次选择的是美国)生产成本通常远高于中国的生产成本,结果只能是中国企业被认定为倾销。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政策,反倾销官司就会不停折腾下去。

<上一页  1  2  3  4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