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太阳能光伏电站质量拷问企业的良心

  2011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文件一出,给了翘首以待的光伏业界一个大大的惊喜。通知明确规定今年7月1日前后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1.15元和1元。在高额利润、国际市场低迷和地方政绩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市场爆发了。众所周知,2011年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9GW,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新增光伏装机国,和第四大光伏应用国。

  然而,最初在“十二五”规划中光伏的装机容量仅为5GW,之后提升到10GW,可是僧多肉少,而且国内光伏电站狂飙式的推进注定这一规划目标对解决目前光伏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是杯水车薪,于是装机目标又被提升到15GW,直到最近再一次提升到21GW乃至40GW。分布式光伏发电被寄予厚望,国家电网也终于开了金口,承诺将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免费并网。

  对此,有人欢呼雀跃,然而,理性的投资者仍然保持冷静的乐观。毕竟,只要国内的光伏企业没有进行有力的整合,产能过剩就会一直存在。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事实决定40GW的国内装机目标并不能救光伏企业于水火。至多只能让一些竞争力低劣的企业能够苟延残喘。仓促出台的各项政策,看似美好,但是缺乏具体细则和准入门槛,实际效果和操作必然阻力重重。

  而且,随着国内光伏电站大规模的兴起,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兴起,原本处于光伏中上游的硅片和组件厂商也纷纷进军光伏电站领域。然而,各个企业的心态却有所不同。有些是想专注于光伏电站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深耕市场的;有些人是想赚一笔就走,至于后期运营情况怎样则全不考;有的则纯粹是为了摆脱当天的困境,寄希望于在下游电站项目中捞一笔,对光伏电站的建设并无实际经验和技术实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