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生产工艺步骤更少,异质结电池贵在哪里?

当PERC电池技术越发接近转换效率极限,很多企业都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效率更高的电池技术,其中以TOPCON和异质结电池技术关注度最高,也最具产业化潜力。

在生产工艺步骤上,PERC电池需要经过清洗制绒、扩散、激光SE、去除PSG和背结、氧化、前表面SiNx、背面AlOx/SiNy、丝印与烧结、光再生、测试,一共10步。TOPCON电池步骤更是多达12步。而异质结电池仅需要清洗制绒、双面PECVD镀a-Si、双面PECVD镀TCO膜、双面丝印与烧结、测试,5步就可完成。

也就是说,从生产工艺步骤上来看,步骤更少的异质结电池,理论上会更加便宜。但数据却显示,目前的PERC电池片的生产成本在为0.7-0.75元/W,异质结电池的生产成本为0.9-1元/W,后者反而更贵。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异质结电池需要用到低温银浆,价格居高不下。

目前,光伏电池市场上的PERC电池和BSF电池都是采用高温银浆,异质结电池所需要的低温银浆非常小众,自然价格就会更高一些。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产厂商还未完全掌握低温银浆技术,而是几乎被京都ELEX (KE)“垄断”,市占率超过90%,导致国产化进程缓慢,这才是低温银浆降本缓慢的根本原因。

当然,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也限制了其成本的下降,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共同配合,才能早日实现异质结电池的大规模量产。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