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的产能过剩,会在光伏行业上演吗?
02
一体化反而让组件有了降价空间?
来源:盖锡咨询
将自2019年初以来的硅料、硅片、电池的价格走势图放在一张图中,就会很清晰地发现,三者的曲线竟是如此高度一致。产业链价格的最低点发生在2020年中,最高点发生在2022年第三季度。
首先,看看在主材降价趋势下,组件是否具备截留超级利润的能力。
组件价格的走势一直相对平滑。在组件这一环节,其实熨平了前面三个环节的价格波动。道理很简单,组件的价格曲线陡峭不起来。终端光伏电站对于硅料、电池、组件的剧烈波动并不会买账——虽然终端的装机需求一直很迫切,而且对央国企来说更是硬性任务,但他们在组件面前依然强势。这可能就是去年组件招标规模大大高出新增装机规模的原因。
在过去一年中,组件上压下顶,对上承受着上游的成本压力,对下承受着降价的集采招标压力。光伏企业选择一体化,保证供应链安全是一回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一体化的组件企业其实赚的是硅片、电池片环节的钱,只不过将利润体现在组件上而已。
当硅料、硅片、电池价格进入下降周期后,组件这一环,能够拥有截留超级利润的能力吗?历史价格走势证明,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历史极端低价发生在2020年6月前后,光伏组件的最低价格刷新到了1.37元/KW。当时的硅料价格在8万元/吨左右。
第二,一体化本身,其实让组件拥有了对于降价的承受力与韧性。
通过下图可以清晰看到,单纯做组件,即使以目前1.73元/W的价格,也是要亏钱的。但是,做了一体化,就可以不亏了。并不是组件的溢价提升了,而是一体化中的其它生产环节,在默默中创造了价值而已。
不同环节产品成本、售价、利润情况(4月15日);来源:智慧光伏
事实上,在集采面前,组件的品牌溢价越来越低。就像风电行业的风机招标一样,贵一分钱出局、便宜一分钱中标。在央国企集采面前,哪里还有品牌溢价可言?当然,这对于发电增益更高的组件产品而言,显然是有失公平的,甚至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2020年时,光伏企业的一体化水平远没有现在高,当时的一体化企业日子肯定比专业组件企业好过,看看当时头部企业的利润就知道。。
但是现在不同,大家都在做一体化,其实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即使硅料、硅片、电池价格回不到以前的历史最低点,组件的价格仍可能有相当的下降空间。
组件价格会降到什么程度呢?
不妨想象一个压力测试。假设市场的全年需求是500GW,优秀的一体化企业产能也是500GW。组件价格会降到这些企业的产能恰好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供需实现平衡之时,就不会再下降了。
从本质上,做企业,一直有一条看不见的红线横在那里——在经营质量上,你可以跑不过熊,但一定要跑得过队友。当然,以上只是理想化的假设,影响市场的因素实在太复杂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7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