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盛光电:光伏市场重心转移 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您提到2011年国内市场大概有2.2GW的装机容量,随着国内一些动态包括上网电价出台之后,这些积极因素会使未来中国市场有更大的增长。我们想问的是,不管是中盛还是其他企业,相对于在国外承担的一些项目,开拓国内市场会有哪些差异?

  郭振海: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国内市场还不是完全开放的市场机制,目前国内光伏项目大多数还是国有的五大发电集团在投资建设。从商务模式上看,很多国外的大型项目基本上都是由私有基金和私人投资的,所以他们更侧重于关注投资回报率,这也是光伏为什么是政策导向型的行业。但是在国内这方面的影响会小一些,毕竟很少有私有的投资,大部分是国有的政府的项目,包括金太阳、五大发电集团在西北投资的一些项目,这个是一个本质上的区别。

  从光伏应用方面来看,国内外市场也有较大的区别。国内项目基本属于纯商业的大型地面项目的应用,而海外民用和大型商业应用都有发展。近年来,国内的民用项目、屋顶等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将成为我国光伏应用的又一重要领域。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从09年金融危机之后,在市场上有一种倾向,中国的光伏产品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而德国美国的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或者资金的问题导致出现很多破产的传闻,最终导致一些像SolarWorld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等一些动作,我们想知道中盛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出现,中国的企业未来该如何去应对,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郭振海:首先反倾销不只存在于光伏一个行业,中国在欧美遭遇反倾销的有很多行业,像家电、橡胶、轮胎等,可以说反倾销对我们来说并不突然。

  目前有两种观点,在对美国的"双反"有明显的歧义,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是不是在进行低于成本的倾销。"反倾销"的提出是在2011年,实际上2011年不只是中国企业,全球光伏行业的价格都处于比较快的下降的趋势。很多国内的公司在制造规模、制造成本上较海外的企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样中国企业较欧美企业确实在价格上确实存在一定优势,究竟"反倾销"这个案件是否属于倾销性质,我觉得还需要进行分析取证。

  关于“双反”,一方面它让国内企业不得不更快地融入国际化的环境,就是说你在做国际贸易的同时,要更多地去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更多地了解国际贸易的规则。我们不能说完全不懂,或者说等到接触到这种事件的时候手忙脚乱。我认为这次"反倾销"包括以前的已经初审过的反补贴的情况看,实际上还是比原先预想的要积极一些的。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排前十的光伏企业中,中国占了六家,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在成本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优势。海外有不少的企业在去年到今年的这波比较大的震荡过程中受到了比较重的伤害,有些甚至已经破产,我们知道有几家比较大的公司,它们已经破产或者正在进行破产保护。

  我觉得在行业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优胜劣汰是正常的。据我们了解,有些欧美的企业在比较高的成本的情况下运作的,竞争力比较弱,对市场的敏感性没有中国企业高,毕竟中国的企业在上游方面包括规模包括投入都是比较大的,所以监控上游的资源供给,我们得到的信息会比欧美企业更加及时,这方面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做出决策,更好地规避一些风险减小损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