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的“罪”与“罚”
在政府的强大推力下,尤其是针对光伏产业实行的宽松的信贷政策,使得企业仿佛染上了毒瘾,沉迷于大干快上,疯狂扩张。短短几年间,中国光伏产能就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生产商中国包揽了前五名。
经历红极一时的光鲜之后,光伏企业跌落至现在这个凄惨的境地,除了企业的因素之外,地方政府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政府的强力主导和狂热推动,光伏产业才一步步迈向痛苦的泥沼。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在中国,地方政府不是真正的政府,它们更像是企业。中国光伏企业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地方政府的监护对象,手脚被束缚得越来越紧。在美国出现“双反”的苗头时,政府也没有对企业采取什么实质性的保护动作。
光伏产业目前正面临着深度的洗牌,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地方政府对光伏企业实施救助、力挺企业,也要非常慎重。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获得重生自然皆大欢喜,但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延误行业调整的时机,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痛苦。
产业链地位: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光伏产业是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应用系统到专用设备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中国光伏企业所需的多晶硅,前期大多依靠国外进口,而自身产品的目标市场也主要集中在欧美等海外地区。产业链前后两端都受制于人,自身可控环节太少,也成为这次中国“光伏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原材料方面来讲,由于产能急剧扩张,导致前期全球多晶硅的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许多光伏企业深套其中,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
从市场方面来讲,受持续的欧债危机和美国惩罚性进口关税的影响,主销区欧美市场处于疲软状态;而在国内,虽然政府鼓励做大企业,但前期在上网电价、并网等问题上迟迟进展不大,内需也不够旺盛。内外交困使得过去一年全球需求放缓,电池板价格下跌了30%,导致很多小企业猝死,尚德、赛维等一般大企业经营形势也急转直下,从巨赢变成巨亏,背上了巨额的企业债务。
当然,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努力,通过增加装机容量的办法,努力吸收国内太阳能电池板的部分过剩产能。有分析师预测,中国今年将成为全球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太阳能电池板市场,太阳能电池板装机容量将达到4至5吉瓦,是去年装机容量的两倍。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电力运营直播】主动预测维护如何提高电力运营稳定性?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报名参会】2024碳中和创新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