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绿巨人”、太阳能与特高压:光伏西部“围城”记

  不仅是阿拉善。

  自2013年以来,由于欧美市场持续向中国光伏产品关起大门,国内光伏企业纷纷寻找内部消化途径。OFweek行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仅目前国内披露的达成意向、签约及在建的光伏发电项目就已达到130GW,甚至比国家新拟定的到2015年装机量达35GW的"十二五"目标还要超出近3倍。而我国国内光伏市场主要还是依赖于地面光伏电站,而地面光伏电站的主要集中地区是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西部地区,因此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相应的投资风险。

  OFweek行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冯辉先生表示,由于西部当地用电需求小,就地消纳的能力有限,需要通过长距离输电到用电量高的地区。另外,目前电网远距离西电东送能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建设地面电站而导致更多的弃光限电的现象发生。在甘肃敦煌,从2013年5月开始该地区并网光伏电站大面积"被停电",即使是享有"所发电量全额收购"口头约定的特许权项目也不能幸免。虽然地面电站大部分位于西部,用地问题好解决,建设成本也不大,投资也相对容易,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生产生活用电有限,西电东送耗资巨大,也不符合光伏发电节能环保的初衷。所以建议光伏电站企业可以将投资区域由西部向东部转移。

  

  “西电东送”新增7000万千瓦:恕不远送

  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遇到送出、消纳瓶颈时,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分布式,让光伏项目直接建在需求侧;另一方面,修建特高压线路,集中解决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送出问题。而面对严峻的大气环境问题,控煤、减煤被誉为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大战略下,东中部地区煤电项目被严格限制,西部地区迎来了发电产业的新机遇。2014年5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环保部联合制定《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向京津冀鲁地区新增送电规模200万千瓦。到2017年底,向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域新增送电规模6800万千瓦,其中京津冀鲁地区4100万千瓦,长三角地区2200万千瓦,珠三角地区500万千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