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数字会说话:2014年光伏产业数字侧记【独家】

  《规范》企业:180家企业

  截至2014年11月20日,工信部关于入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的完整名单已经全部出炉,然而,在未来,我们或许将出现由15家光伏巨头主宰产业的形势出现。

  光伏寒冬,产能严重过剩,大批企业破产、倒闭的情景历历在目。落实2013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继9月份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规范条件》)之后,工信部再次加快工作进度,对各省上报的光伏制造企业进行了信息核查和实地抽查。对于光伏制造业,工信部可谓动了真格,规范条件“卡”, 实地核查“刷”,全国成百上千家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入围三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名单的仅仅只有180家。

  据了解,在省一级经信委层面,全国共收到了450多家企业的申报信息,范围涵盖光伏全产业链各个制造环节,包括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在经过第一轮地方经信委遴选后,上报至工信部的企业仍有250余家之多。对照《规范条件》的标准与要求,工信部对250余家企业上报信息进行了再度审核。在第一批名单中,昔日几位光伏大佬的都险遭淘汰。如江西LDK的硅片、电池、组件的生产企业均未出现在名单中,包括今年被通威高价收购的合肥LDK;尚德仅有一家上海组件企业出现在名单中,其在无锡的生产企业也未见踪影;隆基股份在宁夏、银川的企业占据这两省的名额,但其在无锡的工厂却榜上无名;涉及全产业链的国企天威太阳能也在最后的公告中遭遇淘汰。

  尽管工信部一直强调名单的公布并非行政许可,仅是行业指导性意见,但该名单对行业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光伏在产业发展初期获得了很多金融机构的投资,光伏行业进入无序发展也是让这些金融机构非常担心。符合《规范条件》将成为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政府出口退税一个重要依据。一些无法达标的企业将享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加上成本高企等市场因素,企业关停的可能性增大。工信部此举将推动光伏行业的整合进程。

  实际上,在新的一年里,工信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对于光伏企业的要求更为严格,进入《规范》,真的只是一个起点。

  除了宏观层面上的数据外,2014年光伏产业的高潮迭起还体现在具体某个企业,某个产业链上。接下来的这些数字,或许能然读者更为直观的了解光伏产业具体发展情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