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干货!IBC电池技术介绍与产业化探索

2019-06-07 04:05
来源: 光伏盒子

▲图2. 中来光电IBC电池背面电极设计图

一、无主栅IBC电池

其特点是背面只印刷细栅线,无需印刷绝缘胶和主栅,相比主栅式IBC电池,制备工序简单、成本较低。但该类型的IBC电池在制作组件时需要专门的设备配套,且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导致组件端成本较高。

二、四主栅IBC电池

其特点是可使用常规焊接的方法制作组件,精度要求低,无需专门设备,适用性强。但在电池制备过程中需要印刷绝缘胶和主栅,电池工序相对复杂。

三、点接式IBC电池

其特点是无需印刷绝缘胶,主细栅一次印刷,电池工序简单;制作组件时,使用金属箔进行电池片互联,精度要求低于无主栅式。

目前中来光电已完成上述三类IBC电池的技术开发,同时也积极开展IBC电池的产业化探索。2018年底,通过对n-PERT电池线的升级改造,中来光电实现了IBC电池的批量生产,年产能约150MW。图3为量产线电池效率分布图,平均效率约22.8%。

▲图3. 中来光电IBC电池量产效率分布图

4.IBC电池的

未来前景

IBC电池的未来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1)IBC电池的效率提升;2)IBC电池的产业化发展。

对于IBC电池效率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优化背电极接触区域,降低接触电阻;(2)为防止电池短路且性能最优,需在电池背面p+和n+区域寻找合适宽度的本征区域;(3)使用体寿命较高的n型硅片作为基体,对其前后表面制备良好的钝化层,保持较高的少子寿命;(4)背面钝化层的引入需考虑背反射器的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IBC电池的整体复合,已经有研究报道将钝化接触技术与IBC相结合,研发出TBC(Tunneling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Back Contact)太阳电池;也有将非晶硅钝化技术与IBC相结合,开发出HBC太阳电池。

TBC电池主要是通过对传统IBC电池的背面进行优化设计,即用p+和n+的POLY-Si作为Emitter和BSF,并在POLY-Si与掺杂层之间沉积一层隧穿氧化层SiO2,使其具有更低的复合,更好的接触,更高的转化效率。目前已有报道出TBC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6%以上。同时,Paul Procel等人也对此种电池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分析。

▲图4. 中来光电TBC电池结构示意图

HBC电池也已取得较好的研发进展,在2017年已经得到26.6%的世界记录效率。其Voc可以达到0.740V,Jsc达到42.5 mA/cm2,FF达84.6%。

而对于晶体硅太阳电池,Jsc的理论极限是43mA/cm2。HBC电池结构如图4所示,与传统IBC电池不同的是,背面的emitter和BSF区域为p+非晶硅和n+非晶硅层,在异质结接触区域插入一层本征非晶硅钝化层。对比表1数据,IBC与非晶硅钝化技术的结合无疑是未来IBC电池效率提升的方向。

▲图5. 26.6%效率的HBC电池结构示意图[3]

精简工艺步骤、降低制造成本,是实现IBC电池产业化的关键因素。比如,在IBC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可用丝网印刷、激光等目前主流晶体硅的技术代替光刻、电镀等高成本的贵族技术;同时,通过开发配套工艺和设备升级改造,以最小代价实现与目前规模化的生产线兼容的IBC工艺路线。

中来光电就是通过对原有n-PERT线的升级改造,实现了IBC电池的产业化。并且在后期的量产过程中,也会继续优化工艺, 以获得更低的制造成本。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