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激荡二十二载:“三巨头”聚首与第一次转身
03 第一次转身
我们常常谈到的硅片,一般指的是单晶硅片,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当然,同样也有多晶硅片,只不过因为性能的劣势被遗忘在了历史角落。
其实,光伏产业这幕大戏,多晶硅片曾长期占据主角位置。
2004年以前,单晶硅虽一直是光伏主流的技术路线,但由于其成本较高,应用于发电一直不能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因而发展缓慢。
2004年之后,大量企业涌入光伏行业,大都选择了技术门槛更低的多晶硅路线。占领市场份额一度超过80%。
隆基是鲜少坚守单晶硅技术的企业之一。
根据对光伏产业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隆基得出了一条结论: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的第一原则。
单晶硅的转换效率远大于多晶硅。未来电池发展的技术路径中,单晶硅的拥趸者,会将高转换效率这一优势继续扩大,带动成本的下降空间也更大。
不过,在当时,成本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那么,是否存在着某项技术,可以使单晶硅成本下降?
回到光伏产业链条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环节:无论单晶还是多晶,须将硅料切割成薄片,方能进行下一步电池的生产。
隆基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众多技术中,降本最大的提升关键,在于绕开游离磨料砂浆、改用金刚线切割技术。
作为新型切割技术,相比于游离磨料砂浆,金刚石线切割具有速度快(4-5倍切割速度)、出片率高(多出15%-20%硅片)、环境污染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其最开始应用于蓝宝石切割。
工作原理也不难理解:就是通过电沉积方法,将金刚石磨料以一定的分布密度均匀固结在钢线基体上,通过金刚石线切割机,使钢线高速运动,并带动金刚石以同样的速度运动直接产生切割能力,对物件进行高速磨削,简单说,跟钢丝锯的原理差不多。
金刚线切割技术应用在光伏上面,能够大幅降低硅片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光伏装机收益率,推动装机量相应增长。
但是,金刚线耗材十分昂贵。
金刚线最早由日本厂商率先研发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如日本旭金刚石工业株式会社,早在2007年6月就推出了成熟的金刚线产品。
2014年以前,日企生产技术领先且产能较为集中,占据了全球金刚线大部分市场份额,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其产品售价也居高不下,每米售价约0.4-0.5美元,约合人民币3元/米。
但即便如此,隆基相信,如果能实现国产化替代,规模化生产后,成本一定会降下来。
于是2012年底,李振国和钟宝申便将应用金刚线切割技术提上了日程。在彼时整个行业用的都是砂浆切割技术的背景下,此举无疑是成王败寇的一步险棋。
向成功的老师学习,是最好的追赶策略。钟宝申找到了当时日本最大的一家金刚线厂商登门拜访。
然而,在进行业务洽谈时,对方却表现得对中国企业非常轻视,甚至连产品都不愿意卖给中方,因为担心以隆基技术水平,生产出的下游产品会影响日本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
对方傲慢嚣张的态度彻底激怒了钟宝申的民族自尊心,隆基作为中资企业,势必将金刚线切割技术拿下。
事后证明,日方为这嚣张的气焰付出了惨重代价。国产化替代这一趋势,未来将席卷光伏、锂电池每一个环节,国外技术垄断者的市场份额,全部被中国企业吃掉。
在那段奔腾岁月里,员工不畏艰辛,众志成城;企业家不计较财富得失,扶持建立国内产业链,其精神和境界值得后来者学习和借鉴。
正基于此,未来中国光伏产业,方能如出海蛟龙,气吞万里。
彼时,国内金刚线的产业链极不完整,从金刚线到切割液、切割机,均处于空白状态。
为了培育金刚线供应商,隆基必须去采购他们的设备与产品,并对他们的技术成长过程,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甚至会有利润损失,但如果不这么做,供应商肯定没法培育起来,公司在成本上也无法快速降低,这是相辅相成的。”钟宝申说。
整个技术攻关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据当时隆基技术主管回忆,“实际生产过程中,良率甚至达不到80%,金刚线切割出来的硅片,本来就比常规硅片贵了10%以上,再加上损耗,照这样下去,一年要亏个几千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钟宝申顶住压力,做出一个决策:允许切片厂按照每年亏损4000万元的标准推广这项技术。
事实上,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技术攻关团队都在没日没夜地干,一个月加班20多天。
亏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不到6个月“打平”,降本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据专业机构测算,在采用金刚线切片后,国内整个光伏产业每年可节省成本约120亿元。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未来会节约更多成本。
以美畅股份(300861.SZ)为代表的一批金刚线切割企业,此时开始崛起。
岱勒新材(300700.SZ)、东尼电子(603595.SH)、三超新材(300554.SZ)和美畅股份等国内金刚石线企业或团队,自2010年前后开始,陆续开始钻研相关技术。
经过一番努力,国内厂商在2014-2015年相继突破80μm以下用于精密切割的电镀金刚石线领域技术,打破了日本厂商的垄断。
2015年,金刚石线实现国产化并规模生产后,产品价格迅速降低,由2012年约1元/米的单价下降至约0.2元/米。
持续工艺优化下,到了2019年12月,金刚石线价格进一步下降至约0.06元/米。国内厂商技术上已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生产需求,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吃掉日本厂商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全面完成了金刚石线进口替代。
金刚石线切割工艺能大幅降低硅片制作过程中的非硅成本,从而在单晶切割领域得以快速渗透。2015年开始,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单晶派,开始大规模使用金刚石线工艺。
2019年单晶硅片的市场占有率接近70%,2020年接近90%,全面碾压多晶硅片。其中,金刚线切割替代完成,可谓是将多晶硅片斩于马下的决胜之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以正合,以奇胜。坚守单晶技术,并亲手扶持国内金刚线供应商,可以说是隆基战略方向的第一次转身,这一次转身,为隆基成为硅片王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下一个问题是,多晶硅派人数众多,单晶阵营形孤难立,打通下游市场是技术大规模推广的关键,其难度不亚于技术的突破。
那么,单晶硅片是如何进行大面积推广?隆基在期间又扮演了什么角色?隆基又是如何完成一体化产业链整合?篇幅所限,未完待续,即将推出隆基的第二次转身,敬请期待。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推荐专题
-
7 光伏冬天里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