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这一光伏企业多处资产遭查封!
4月29日,泉为科技(300716)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泉为”)和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泉为”)名下的房地产及部分设备资产被法院查封,涉及2GW异质结(HJT)组件产线设备及5处房产。
此次查封与公司新增的诉讼案件相关,截至公告日,新增累计诉讼金额达1173.19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2.16%。这一消息再度将这家新能源光伏企业推到舆论的风口之上。
跨界光伏谋转型 规划产能20GW
公开资料显示,泉为科技前身为国立科技,成立于2002年,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原以环保高分子材料业务为主。
2022年,公司通过收购山东泉为35%股权切入光伏赛道,并更名为泉为科技,业务重心转向HJT电池组件、钙钛矿及工商业储能领域。目前,公司在山东枣庄、安徽泗县布局两大生产基地,规划HJT组件总产能20GW,并推出720W大功率组件产品,力图成为全球领先的HJT制造商。
然而,转型之路并不顺利。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1.95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4989万元。为缓解资金压力,泉为科技自2023年起频繁出售非核心资产,累计回笼资金超6000万元,包括转让传统材料子公司及注销低效业务实体。
在光伏业务方面,泉为科技山东基地一期6GW HJT组件产线虽于2023年量产,但2024年上半年营收仅1.34亿元,亏损6352万元;安徽基地2024年4月投产,上半年营收2034.5万元,亏损1386万元。此外,泉为科技所选择的HJT技术因成本高于主流TOPCon、效率低于BC电池,市场竞争力受限。尽管实验室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26%,但量产进程缓慢,叠加行业价格战,组件毛利率已为负值。
年报亏损1.19亿元 2025Q1亏损收窄
在业绩方面,泉为科技4月29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减少80.9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扣非净利润-1.20亿元。
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2309.6万元,同比大降61.58%;净利润亏损1667.8万元,同比增长13.29%。
然而,泉为科技公司目前仍面临多重问题:一是公司负债高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高达103.33%,流动负债远超货币资金。二是截至2025年3月下旬,公司及子公司47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占总账户数的55.29%。2024年新增诉讼金额达3524.48万元,占净资产24.03%。三是资产减值严重,因组件价格下跌,计提资产减值及诉讼预计负债,进一步拖累业绩。
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价格下行双重压力,泉为科技虽通过出售安徽泉为股权回笼2.7亿元(含债务承接),但短期流动性危机未根本解决。公司若想破局,需加速HJT降本、推进钙钛矿量产,并拓展海外市场以分散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公司管理层动荡加剧,其管理层的不稳定性也日益凸显。在行业洗牌加速的背景下,公司未来能否凭借技术储备与战略调整重焕生机,还需时间进一步验证。(光能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