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镉薄膜光伏项目叫停的背后:崛起之路为何这么难?
为何国内发展如此困难?
事实上,碲化镉薄膜电池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在国内仍然没有发展机遇。
第一,国内企业在技术及设备方面落后太多,海外市场竞争力薄弱。全球对碲化镉薄膜电池布局最早的是美国薄膜电池制造商First Solar公司,技术相对成熟。据了解,First Solar公司在碲化镉薄膜电池领域具备垄断优势。
据业内人士表述,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碲化镉薄膜组件效率较好的能达到16%-17%的水平,落后于晶硅组件,与国际水平相差甚大。因此在海外市场,我国企业仍然难以撼动First Solar在碲化镉方面的地位。
另一方面,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复杂昂贵,关键设备方面高达上千万美元,长期以来一直被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垄断。所以我国碲化镉薄膜生产商在设备方面依然要依靠外国的供应商。而生产设备制造成本占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的七成左右,这就使得薄膜电池的成本高企。最终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
第二,国内市场环境不允许。如深赛格在公告中所言,“531”政策发布之后,国内各大厂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控制成本。而且在“降本增效”的压力之下,国内晶硅电池无论是工艺还是技术都处于爆发期,其成本不断下探,效率不断提升,这样的迅速的发展是尚未大规模量产的薄膜电池难以企及的。也就是说,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这种尚不成熟,仍然需要大量投入的产业基本没有抢夺市场份额的可能。
归根结底,国内碲化镉薄膜的发展困境仍然是受到技术所困。假如国内光伏企业能够在量产技术、电池效率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那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无法阻挡碲化镉薄膜产业的崛起。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