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光伏每周技术资讯汇总(第二十二期)

  此外,格林尼治时间7月24日18时30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号完成了长达6000余公里、跨越欧洲和非洲的长途飞行,抵达位于瑞士帕耶讷的基地,创造了太阳能飞机载人洲际飞行的最远纪录。该机是世界上第一架设计为可昼夜飞行的太阳能环保飞机,机翼上装有1.2万对太阳能电池板,为机上4台电动机供电。飞机白天飞行时,可将多余的太阳能电力储备到高性能蓄电池中供夜间飞行,以实现无燃油昼夜飞行。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仿真与实验平台”项目通过鉴定

  11月21日,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承担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仿真与实验平台”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项目技术鉴定。技术鉴定专家组对该平台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做出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平台在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组网结构、并网/孤网模式切换、能量管理和智能监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和应用成果。项目总体技术达到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运行,平台技术原理正确,运行稳定可靠。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仿真与实验平台的建立对继续深入开展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核心理论研究和关键设备研发,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都将产生重要支撑作用,为今后在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背景链接:

  2011年11月,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仿真与实验平台顺利建成。结合平台,中国电科院新能源所相继开展了大量相关的实验和科研工作,包括1项国家863、4项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7项专题研究,4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和4项企业标准,其中公司科技项目《农网光伏电站综合技术研究及示范》已经通过验收,有6项标准已经报批。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代中国光伏产业在欧美受阻之际,国内科研院所传来捷报,可取代“晶硅”原材料的第二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赶超国际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深港携手,自主研发功高效低成本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装备、工艺及产品。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科院深圳深圳先进院光伏太阳能实验室主任肖旭东团队研制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效率已达到18.7%,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据介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伏太阳能研究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开发高效低成本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装备、工艺及产品。目前,该中心承担了深圳市首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深圳市首个)--“新型铜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和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深圳市工程实验室、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公关项目等一批重要项目,并在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研发完成了国内第一套完全自主开发的铜铟镓锡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装备,并调试成功;设备在工艺上创新,在世界上第一次采用三步法工艺,结合测温监控组分来制备大面积铜铟镓硒电池组件的流水线装备;制备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18.7%,位列大中华区第一并迈入国际领先行列。项目成果已经在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下通过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