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每周技术资讯汇总(第二十二期)
据了解,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制造成本低于硅晶太阳能模块,原因在于:其吸收太阳光的半导体薄膜由低成本的铜基材料组成,而且薄于2微米,这仅是硅晶结构的百分之一;以玻璃为基础的薄膜模块无需硅片复杂的生产工艺,也不用串连个别电池,整体模块工艺在一套生产线上实现;生产能耗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能量回报周期。
据德国Manz公司的数据,在欧洲南部使用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已经可以实现0.04欧元/每度电,意味着太阳能发电成本与化石燃料发电成本持平,并明显低于海上风能发电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先进院光伏太阳能研究中心创造的电池效率纪录是利用自主开发的国产设备实现的。项目组的目标是进一步将该项技术推向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使光伏发电在中国成为廉价绿色的电力来源。
精功科技高纯硅烷气高纯度多晶硅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精功科技接到参股子公司浙江精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功新材料公司“)的通知,获悉由精功新材料公司主导、由精功科技技术团队共同参与的“千吨级岐化法制备高纯硅烷(SiH4)技术开发项目”于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精功新材料公司及公司技术团队已顺利完成了符合国内规范的高纯硅烷生产技术工艺包的开发。
该项目是在精功新材料公司 “冷氢化”工艺包的技术平台上,通过近一年时间的不断创新与技术攻关而研发成功的,主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其工艺流程主要通过采用三氯氢硅为原料,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岐化为二氯二氢硅并进而岐化成硅烷经过提纯制得高纯电子级硅烷气。
高纯硅烷气可用于生产高纯度多晶硅,并大幅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该技术已成功推向市场,精功新材料公司与首家客户签署了相关技术项目合同并取得了项目执行定金。
松下推出尺寸比标准产品减半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松下公司将从2013年1月16日开始,接受尺寸仅为该公司现行产品一半左右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模块“HIT Half Type116/120”的订单。通过将该产品与标准模块组合使用,即使在狭窄的屋顶等处也可增加设置容量。在日本,为采用太阳能电池提供支援的制度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完善,消费者希望尽量增加设置容量的要求日益增多,为满足这种需求,松下推出了该产品。
“HIT Half Type116/120”的外形尺寸为818毫米×812毫米×35毫米,重量为8公斤。该公司标准产品“HIT 233/240”的尺寸为1580毫米× 812毫米 × 35毫米,重量为15公斤,新产品的尺寸及重量均为其一半左右。模块转换效率及最大输出功率方面,HIT Half Type116为17.5%及116瓦,HIT Half Type120为18.1%及120瓦。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制出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近日,针对热处理海水淡化和膜处理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存在的能源消耗和设备材料的腐蚀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马伟斌等人研制出一种带回热回质循环的太阳能吸附式海水淡化装置。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