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渔业,分布式光伏发展新方向
前言:“渔光互补”虽已被认为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最优的发展方式,但仍需提防“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电力产业的发展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太阳能是干净的、清洁的、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新能源产业的重点发展战略,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是重点发展方式。
相比其他分布式光伏发电,我国发展“光伏﹢渔业”有着资源优势。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差异明显,中东部沿海地区具备良好的电力消纳能力,加之丰富的水面资源优势,具备“光伏﹢渔业”的发展潜力。
积极打造光伏发电终端应用推广链条
“渔光互补”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分布式光伏电站最优的发展方式。它是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城喜阴凉类的鱼虾养殖增多,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渔光互补”不仅能实现我国清洁能源与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跨界融合,还将大幅提升单位面积国土的价值输出,实现土地复合利用,真正实现了“渔、电、环保”三丰收,不但直接推动我国水产养殖的转型升级,还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我国能源革命进程。
但“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组件的遮盖作用大大减少了到达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太阳能输入,对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水质理化环境及次级生产力,可能导致常规鱼类养殖产量的下降。
基于不同渔业生产系统中主要种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需求,构建基于渔光互补的高效发电新模式、高效生态渔业新模式、高收益的综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提质增效保障渔业相关方的利益,同时保障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
五里坪村利用水库资源,建设20兆瓦“渔光互补”水上光伏电站,面积470亩,年发电量2100万度。该项目实现储水灌溉、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一体化,既节约土地资源,又科学利用水面发展绿色清洁能源。
加速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
“渔光互补”并非光伏与渔业的简单叠加,而是渔业和光伏科学、专业的有机结合,在双主业良好发展的前提下,持续推动渔业养殖的转型升级。
“渔光结合”开始出现时,考虑到工业附加价值远远大于渔业养殖的价值,因而一般的光伏投资企业把重心放在光伏模块而忽略了渔业养殖的效益,将渔业养殖的水面资源单一利用,这种光伏与鱼塘简单叠加的“渔光互补”模式,久而久之暴露出了“重光轻渔”的缺憾,同时造成了大众对于“渔光结合”的误解。
新型“渔光互补”模式利用技术的创新集成,建设零污染、零排放的智能渔业养殖园区,实现全程可追溯、可控制,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源头控制问题,对于传统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和推广新型模式这种清洁、高效、低碳的创新模式,不仅能实现“渔、电、环保”的一体化大丰收,还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绿色发展提供一条全新路径。
经测算,在我国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地区的鱼塘,每亩池塘的利润可比单纯水产养殖提高5至10倍。每20~30亩鱼塘,水面装机规模可达1兆瓦,每年由此可节约标准煤34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200吨。
光伏农业在业内仍是新生事物,尽管目前光伏渔业项目不在少数,但也出现了一些“重光轻渔”“假渔光”“伪渔光”的苗头。宜适当引导和规范,避免行业出现无序发展。出台标准引导整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避免行业出现“泥沙俱下”甚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渔光互补”已被认为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最优的发展方式,近年来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除了2000多万连片池塘外,还有广阔的低洼地和部分湖泊、水库适合“渔光互补”发展,在实现水面高效利用增加清洁能源产能的同时,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